身體的訊號:一位瑜伽老師的修復之路
- Yoga With June Lam

 - 1月10日
 - 讀畢需時 1 分鐘
 
我的左手臂近來疼痛難耐,但我仍堅持練習,只是更謹慎地控制強度和施力。我深知若完全停止鍛鍊,肌力流失會加劇代償問題。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的負重動作,更是讓這情況雪上加霜。

久坐時疼痛令人坐立不安,稍微維持固定姿勢,某些肌群就會發麻發痛。這或許是身體給我的訊號,提醒我該仔細觀察:哪些筋膜需要放鬆,哪些部位需要加強練習來穩定過鬆的關節。瑜伽練習讓我學懂觀察及調整身心狀態。
這些痛楚讓我更能體會學生們的困擾!
說到肌肉代償的由來,作為一個先天關節較鬆的人,我本就不容易培養肌力。幾年前的一場醫療事故,在我的後頸留下了一個如奇異果般大小的疤痕。傷口癒合就花了數月時間。那條肌肉約莫一半受損了,剩餘的部分必須承擔起整條肌肉的工作,維持手臂的穩定性。可以想像這些肌肉承受了多大的負荷。而今,它們似乎已達到極限,開始透露出疲憊的訊號。
瑜伽練習正是讓我們看見並了解自己的過程,從中找到適合的方式來照顧身體。當我們懂得覺察什麼會造成傷害,也就學會了在適當時候說「不」。這就是對自己身體的愛護與尊重。
跟我一起瑜伽 ‧ 認識身心需要!




